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很多人以为是腰椎病、肌肉疼痛,甚至以为是最近累着了、运动过量、姿势不对等等,所以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确诊。
调查显示,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有6年的延误时间,超过5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湖南中医附一风湿内科主任王莘智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大多数是年轻人,发病期一般在13-31岁,尤其是青春期前后,高峰为20-30岁。
一般来讲,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发病年龄越大,症状较轻。所以,青少年时期的发病的危害更大一些。
强直性脊柱炎不属于遗传病,但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2个以上的成员患病,在患者的第—代亲属中,发病风险比一般人高20-40倍。
绝大部分的强直患者都携带某些特定的致病基因。王莘智主任提醒:所以如果您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病,发现后背痛或下蹲、如厕困难,就该进一步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是高致残疾病,常常会导致各种畸形。如果不经治疗,60%的患者会出现脊柱变形,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患者的工作、运动、休息都受到严重困扰,如果疾病侵犯髋关节,则更易致残,严重时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估工作组及欧洲风湿病联盟提出:强直性脊柱炎最理想的治疗是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一般来说,对大部分病人使用抗炎镇痛药控制症状,再加一些抗风湿药来缓解病情,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早期病人多能得到较好的康复,晚期病人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脊柱畸形的发生。
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长期持续、反复发作及不断治疗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关节的畸形,造成永久性的残疾。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中医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疾病,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莘智主任认为,先天肾精不足、督脉空虚是发病的关键,风寒湿邪等起诱发作用。
《灵枢?营气篇》载:“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督脉为“阳脉之总纲”和“阳脉之海”,能调节全身阳经的气血阴阳,总督一身阳经之精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肾脉缓甚为折脊。”《素问?骨空论篇》载:“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可以转摇。”从督脉的循行上看贯穿于整个脊柱,并络于肾,可见督脉与脊柱、肾的关系密切。
湖南中医附一风湿内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依据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理论,突出“治病求本”和“整体调节”优势,采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提出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从督论治。
在温肾阳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理特点,给予补肾壮督、壮督驱寒、益肾逐瘀等治疗方案,并配合督灸中医特色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王莘智主任介绍,所谓“督灸”,就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行相关灸法的治疗,是一种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的一种专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理疗技术。
督灸治疗综合了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等多种因素的优势,直对病所以火攻之,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
督脉的充盈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旺盛,肾虚精亏,则气血阴阳失衡;督脉充盈失源,则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损伤日久则易出现脊柱关节疼痛。另外,督脉失充,则易感外邪入侵,内外交织,则病情反复。
湖南中医附一风湿内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创新。采用鲜生姜、羌活、白芷等药物作为督灸介质,以医用纱布为隔物,沿患者脊柱从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及阿是穴处摆放,然后将鲜药泥覆盖在以上部位,艾柱点燃放入艾灸盒,以艾灸盒为隔物,置于鲜药泥上灸,以不发泡但患者有“得气”感为目的,可避免发泡引起的皮肤疼痛、感染等,且所用药物温和,患者易接受。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制定出了“督灸”规范化治疗方案,并广泛的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现在,“督灸”已经成为了风湿内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的常规中医疗法。
督灸
▲体位选择: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
▲穴位的选定:督脉及阿是穴;
▲开穴;
▲覆盖医用纱布及督灸粉:督脉及阿是穴上覆盖一层医用纱布;将督灸粉均匀铺盖在医用纱布上
▲铺鲜药泥:把鲜药泥牢固地铺在督灸粉之上,要求泥底宽2cm、高2cm,长为督脉及阿是穴的长度;
▲放置艾灸盒:将燃有艾段的艾灸盒放置鲜药泥上,再以毛毯盖之。其中每个艾灸盒中放置2根点燃的艾段,燃尽;
▲移除艾灸盒、鲜药:灸完后取下艾灸盒及鲜药,用湿热的毛巾轻轻擦净灸后药泥及艾灰;封穴。
END王莘智:风湿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院首届青年名医。
出身中医世家,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产后风湿等疾病。将西医诊疗方案与中医辩证施治结合起来,用科研的态度从事临床工作,不断完善治疗方案,逐渐在这几个疾病上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参与了痛风、产后风湿的中医指南的修订工作。主持科研项目一项,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事业发展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