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逐渐衰老的器官,越来越不利落的手脚,逐渐掉落的牙齿,都在证明着骨质疏松的来袭,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其实骨质疏松也有预兆,看看你是否有以下这些症状吧!
疼痛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以腰背部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平卧休息时疼痛可缓解,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如果出现用力的情况,如弯腰、搬提重物、用力咳嗽时疼痛症状可加重。
驼背
许多老年朋友感觉自己身高跟年轻时相比明显“缩水”了,腰也伸不直了。其实是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降低,形成驼背现象。
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容易塌陷,容易导致身高下降2-3厘米。骨质疏松的脊柱椎体骨量明显减少、骨强度差,容易压缩变形,尤其是弯腰等动作容易导致椎体前部分压缩变扁,这种原因导致的身高短缩通常超过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骨折
重度骨质疏松的症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轻微受伤甚至日常做家务,如弯腰拖地、崴脚、提东西就可导致相应部位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心肺功能受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会让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明显减少。
骨质疏松的患者如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椎后凸畸形(驼背),胸腔容量变小且胸廓活动范围受限。患者往往感觉心慌、憋气、气不够用等,以爬楼、拧重物时较为明显。
骨质疏松的发病,往往与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因此,平时最好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的征兆,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