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到达愉快的状态,或缩短、下降不愉快程度,以增进疾病的康复。一般资料

本科收治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17岁,最小者2.5岁,脑瘫后遗症3例,外伤5例,特发性12例,其中软组织松解矫治术10例,跟腱延长术3例,脚指长姆屈肌延长术3例,踝关节跖下关节后侧关节切断术4例。手术方法

一般以全身麻醉及静脉加硬膜外麻醉,以联合手术为主,以术中能完全松解软组织为目标制动手术方式,根据畸形的程度选择以下手术方式;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筋膜切断,脚指长姆屈肌延长,踝关节跖下关节后侧关节切断,足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手术,管型石膏外固定术。医治结果

术后6周来院经医生撤除石膏外固定,鉴定手术效果,随访结果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足外形正常,无跟骨内翻及前足内翻及畸形,足能踏平,步态正常。良:畸形基本纠正,踝关节活动好,足能踏平,步态尚好,遗有轻度内翻。

手术后大部分畸形都取得改正,收治20例23足,其中有2足撤除石膏后遗留6°~8°的足下垂,足跟表现置地后不完全平整。前足掌内收呈八字有1足,程度不同的跟骨内翻1足,表现足跟不垂直地面。但行走不影响步态。护理1术前护理1、术前健康宣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一般认为,跟骨相列于距骨的关系以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产生异常旋转为特点。初期病理改变轻,因此较易根据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缘由,请医生详细讲授患儿病情和诊疗方案,减轻患者因手术相干知识缺少而产生的焦虑,增强医治的信心,以最好心态配合手术,获得成功。2心理护理

术前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儿对手术医治方法缺少认识,有很强的恐惧心理存在,患儿从入院开始,护士可以用肢体动作和语言与患者建立情感并用鼓励的话语,如“大胆、漂亮、听话”等夸奖患儿。对抱在家长怀中的婴幼儿,抚摸其脸颊,语言柔和,接过患儿抱在怀中,允许家长陪同。获得患儿及家属进行宣教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实行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要给与同情、理解、支持和帮助,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使患者的心理愉快、情绪稳定、增强医治的自信心。2术中护理

患儿以全身麻醉即静脉加硬膜外麻醉,除视察生命体征外,确保静脉穿刺成功外,还注意儿童皮肤细嫩,护理不当容易产生皮肤压红、局部出现水疱或破损。进行皮肤消毒时,消毒下铺无菌巾,保证肢体下的床单干燥;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涂擦碘酒,碘酒脱碘要完全。使用小儿专有气囊止血带时,用柔软绵质石膏衬做止血带防护衬垫,衬垫套在患者近端根部,止血带缠绕于衬垫中间1/3位置,既保护皮肤,也可防治止血带充气后松脱。止血带压力~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1h。摆放体时将患儿抬起后再移动,制止拖拉,以避免损伤皮肤。在使用石膏外制动时,用柔软绵质石膏衬,让患儿舒适的体位。3术后护理1、创造舒适的环境

术后当天安置患者于外科ICU病房,保持室内整洁、安静、舒适、无异味,温度24℃~26℃,湿度60%~70%,使患者感觉舒适。避免喧哗,保持环境安静、支持适当的亲人陪护和探视,以消除患儿的孤独和恐惧感,增进患儿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与安全。2、体位护理

矫形术后需石膏外固定以保持术后肢体状态,将术肢抬高30°~40°,同时烤灯照耀可以增进术肢末梢血液循环。3、心理舒适护理

向患儿和陪住家属进行宣教,在生活上给予无所不至的关怀,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用比较易懂的语言讲授同类型患儿治愈的例子,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减轻患儿及家属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护士关心、理解、体贴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适时采取舒适的方法,加强巡查,对高度紧张、恐惧的患者护士可以用肢体动作和语言以市鼓励,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诉,详细解释术后不适缘由。护士用亲切和蔼的态度、无所不至的关怀,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赢得患者的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增强医治的自信心。

4、疼痛的护理

对术后完全苏醒的患儿由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受心理状态影响,故紧张、焦虑、恐惧均使疼痛闯值下降。除向患儿介绍减缓疼痛的方法外,可在苏醒6h后给予曲马多0.25g口服镇痛。如疼痛难忍,可遵医嘱给予杜冷丁50mg肌内注射。体会

通过20例2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护理发现小儿骨科围手术期对患儿年龄从1个半月到17岁不等,面对不同年龄和个性患儿,如何保证围手术期安全,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问题。本科通过舒适护理,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微笑、肢体动作和亲切的语言,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交换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紧张和恐惧,取得了患儿信任,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操作。小结

舒适护理理论由kolcaba于年提出。他将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二者相联系,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寻求的目的。舒适护理的终究目的:让患者身心处于最好状态,在生理、心理上取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对医治充满信心,更好地配合医治、增进康复、减少并发症。舒适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能使患者减轻痛苦,取得舒适,到达一种高度的满意。通过展开对该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舒适程度,改良了护患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心,同时增进了健康教育的展开。患者从中不断取得有益于医治、护理的知识和方法,让患者的身心始终处于最好状态。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体现人性化护理。把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可补充、完善整体护理的内涵。摘自《当代护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zl/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