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华医药》节目播出了中医的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神经发生变化,促进血液循环而止痛,中医有一句话叫不通则痛,针灸就是运用这个原理达到治病的目的。虽然针灸对于初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它的治疗范围是特别局限的,只能治疗1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那么当患者的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的韧带、筋膜出现粘连、纤维化,导致患处活动受限或即将发生融合时,(如下图)
图上所示患者的病情,针灸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无法达到患者改善活动度的目的,那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晨僵、疼痛、功能受限、骨性融合。
1期: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患者只有晨僵或疼痛,尚未出现活动受限的阶段,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一般人可坚持工作和生活。
2期:强直性脊柱炎进一步发展,患者晨僵或疼痛加重,出现轻度功能活动受限的阶段,影像学出现相应改变。急性期时可影响工作、生活,稳定期一般可正常工作、生活。
3期:患者受侵犯部位钙化、部分骨化融合,脊柱或外周关节功能活动严重受限的阶段,影像学有明显改变。正常工作、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4期:患者脊柱或外周关节形成骨性融合,丧失功能活动的阶段,影像学有标志性改变。严重影响工作,部分丧失自理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诉求包括以下方面:1、疼痛解除的诉求。2、功能障碍和恢复的诉求。3、生活不能自理和阻止病程发展的诉求。4、自闭倾向和经济压力的诉求。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身心均受到伤害,任何单一疗法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法集锦
1、脊柱断层套管疗法:医院骨伤科应用套管针、拨针、钩针等,在高清晰的DSA影像监控下,针对脊背部的浅层、深层筋膜、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肉等组织粘连病变,分层分段的予以精准切割、松解、断开,使已粘连的筋膜、肌肉、关节囊、韧带松开,解除挛缩,恢复组织弹性,改善脊柱活动度;然后,利用套管针植入生物酶和特色配方中药,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再次粘连。术后可立即解除疼痛、加大脊柱活动度。
2、强直关节五联疗法:根据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发生发展机理,视病情进展逐级给予“消除炎症、营养软骨与骨质、松解粘连组织、扩大关节腔间隙、断开强直关节”的五联疗法。
1)关节腔灌注疗法:首先抽出关节腔内积液,再依次将消除炎症、改善循环的配方药物、臭氧直接注入关节腔内,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积液吸收,缓解并消除疼痛。
2)靶向微介修复疗法:在影像监控下,使用套管针将营养骨质的验方药物精确注入关节病变骨质点,修复受损的骨质与软骨,改善骨质血液循环,促进成骨细胞及毛细血管生成。
3)温银针密灸疗法:使用温银针密集刺入关节腔内,起到关节腔减压,减少滑膜炎性渗出,松解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改善韧带、关节囊、肌肉纤维化,恢复生理弹性。
4)DSA臭氧扩消疗法:使用大剂量臭氧,在DSA引导下,准确注入关节腔内,扩张挛缩的关节囊、消除关节炎症,影像下即可清晰看到关节间隙增大。
5)DSA三针疗法:在高清晰的DSA引导下,使用拨针、钩针精确松解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使用汉针断开粘连、钙化组织,增大关节间隙,加大关节活动度。
疗法的选择
1、脊柱断层套管技术:实际由“松解”、“切囊”、“断层”三个层级的疗法加上“埋置”疗法构成。根据病情轻重次序选择疗法。
即病情轻的,只侵犯到浅层、深层筋膜等软组织的,使用“松解”术即可,治疗费用-元即可治疗。侵犯到关节囊的,需要进一步使用“切囊”术。肌肉、韧带粘连钙化的,需要更进一步使用“断层”术。
2、强直关节五联疗法:实际由关节腔灌注疗法、靶向微介修复疗法、温银针密灸疗法、DSA臭氧扩消疗法、DSA三针疗法五个层级的疗法构成。
病情轻的,仅有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和渗出的,使用关节腔灌注疗法即可;侵犯到软骨或骨质的,使用“靶向微介修复疗法”;大面积的软组织粘连和痉挛的,使用“温银针密灸疗法”;病情进一步法发展,出现关节腔狭窄的,使用“DSA臭氧扩消疗法”,如果出现韧带粘连钙化的,需要使用“DSA三针疗法”进行松解、切开、分离。
配合运动解锁疗法、中药舒筋疗法、全息止痛疗法、多维康复理疗、免疫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疗法等,全面解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