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强直性脊柱炎真的不可治愈吗

强直性脊柱炎(AS)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而致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大偻病即:“身体俯曲,不能直立。”“腰不能直,身不能仰”的一种病症。按历代医家及前贤所述,“大偻”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与现代医学所述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极为相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年战国时期,《素问·痹论》云“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男性AS的患病率要高一些,而女性发病相对少见,国外报告男性和女性患者之比为9:1,国内报告为10.6:1。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在两性中相差并无如此悬殊,只不过女性发病常较缓慢,病情较轻,临床表现不甚典型,往往容易延误诊断甚至漏诊。男性患者的比率根据地域又有不同,从65%~80%不等,AS患者总的男女比例约为3:1。目前普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男性占65%~80%,即男女之比为2:1~4:1。性别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男性患者脊柱和骨盆最常受累,胸壁髋部肩部和足部也可受累。相反,女性患者发病年龄相对晚,脊柱病变相对轻,而膝腕踝髋和骨盆更常受累。

①早期表现

它的最早期表现为下背痛,属隐匿性发作,晨间有僵硬的情况。

②发病位置

通常最早发病的位置是在骶骨关节。疼痛有放射性的反应。臀部及大腿后侧均可以接收到疼痛的信号。

③病情发展

随着病情发展,会慢慢向腰椎、胸椎进行侵袭,最后会影响颈椎。颈椎的活动范围就会变差,以髋关节最多。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未经正规治疗的情况下,可导致肢体残疾,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但早期诊断、早期和长期治疗及定期随诊或许可以达到“无病”状态,该如何做呢?实例:刘某,男,25岁,安徽人。患者年出现右髋关节疼痛,渐累及腰骶关节,疼痛日轻夜重,晨僵2小时,活动后改善。医院查CT示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结合患者症状,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予“塞来昔布”止痛治疗,症情仍时有反复。年8月起使用“益赛普”治疗,后经医师指导下减量,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改善。年1月患者出现咳嗽、咯血,乏力、盗汗,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盐酸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后咳嗽缓解,但时有痰中带血丝,坚持抗结核治疗。近一年患者因停用益赛普出现腰骶、双髋关节疼痛反复,行走不利,双下肢畏寒明显,夜间翻身困难。后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年11月29日复诊,体重增加,食欲增加,通过二年十个月的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正常,正常工作一年半。年5月13日,通过三年半的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正常,已正常工作两年。年5月,再见时,红光满面,笑容灿烂,由衷的为他开心。

左图为初次面诊右图为最近面诊

西医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多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柳氮磺胺吡啶以及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治疗为主,这些特效药短期内效果可见,后期需要不断增加药量,且后期效果疲软,长期大量的使用并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对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以及胃肠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中医认为发病是因“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而形成。AS发生是由于先天肾阳亏虚,后天感受风寒湿等邪气,病邪趁机体正虚之时侵袭人体督脉,气血不通,壅滞经脉,邪气深入脊柱、骨骼、督脉之中,胶着不去,痰瘀阻滞经络,导致脊柱关节僵硬疼痛。若不及时治疗,邪气侵袭人体日久,如油入面,缠绵难愈,故有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病多虚、久必及肾等特点,病理实质为虚症,即肾虚督寒。故我们在治疗上应坚持以补肾壮督,蠲痹通络为主。

益肾蠲痹法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勤求古训、传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7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

朱良春先生从年开始用益肾蠲痹汤治疗风湿病的基础上研制成“益肾蠲痹丸”(医院制剂),在临床应用二十余年后,其女朱婉华在传承朱良春先生治疗风湿病经验的基础上,按新药申报要求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年1月获新药证书,由江苏清江和广东华南制药厂生产,年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为全国医保用药。

中医治疗与西药相比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这从根本上把脏腑调理好,小编觉得是值得的,其实强直性脊柱炎其实也没有这么可怕。

益肾蠲痹法治疗强直三大关键点

饮食忌口

饮食禁忌问题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指出:“心病忌温食,肺病忌寒食……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等,人们选择的食物如果与疾病适宜,则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疾病康复,如果选择不相宜的食物,则不利于疾病的转归。临床上我们发现该类患者不宜食用牛羊肉、海鲜等发物,很多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好,病情稳定后就饮食无宜忌,最终导致复发,前功尽弃。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首先强调饮食忌口。

功能锻炼

临床上许多患者最易忽视功能锻炼,坚持功能锻炼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改善,维持关节生理功能,保持良好的活动度,防止或减轻肢体废用及肌肉萎缩、关节的畸形,降低致残率,延缓疾病的进展,调节心理平衡,消除焦虑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功能锻炼简单易掌握,无成本,不花钱,有疗效,应作为辅助治疗。在许多患者中普及推广。因此鼓励病人坚持不懈地进行功能锻炼,把它看作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坚持治疗

目前对许多风湿病西医基本无良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是解除病人痛苦,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畸形,防治内脏损害发展的有效途径。朱婉华教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提出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可大大降低患者致残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风湿病患者及经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益肾蠲痹法,治疗一至二年后病情稳定再递减药物,服中成药巩固治疗共需五年,均可达到临床治愈。除少数患者有虫类药异体动物蛋白过敏反应外、未出现不良反应,是经过临床检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技术除了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有确切的疗效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系统性硬皮病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也有确切疗效,为广大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坚持服用2年,多能临床治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检索证明,朱氏益肾蠲痹法代表性药物益肾蠲痹丸是治疗风湿病药品中唯一具有修复骨质破坏的中成药。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zd/10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