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骨脊柱外科高峰论坛上CCMTV-临床频道骨科有幸采访到了徐宏兵主任就成人脊柱畸形分型及治疗展开了阐述。
成人脊柱畸形分型困难总体来说脊柱畸形分类还未形成共识体系。简单的说分为先天和后天,本次论坛提出了僵硬性脊柱畸形概念。就我所在的单位(医院)成人脊柱畸形老年人60-65岁所占比例较多,70岁及以上相对较少。老年人脊柱畸形治疗目标与其他人群不同,不同年龄段骨质情况也不同,且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要制定一个比较准确的分型还是比较困难。
功能恢复需要友好角度老年人治疗脊柱畸形需要恢复患者功能而不是过度矫正。医院李淳德教授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重视矢状面的平衡、精细化分型。尤其是近两年大家不再一味追求矫正到标准角度,因人的代偿能力不同,如老年人如果非要恢复到标准角度,患者功能恢复反而受到影响。最近有人提出了友好角度的概念,脊柱畸形矫正要因人而异,实现个体化治疗,所以总体要以恢复功能为主兼顾矢状面/冠状面平衡。
脊柱矫形术的禁忌证一定要考虑到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病人脊柱后凸比较厉害,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肺功能不好或心功能不全,矫正后由于代偿能力差,功能恢复反而不理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像国外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可以对病人进行整体评估,我国也逐渐重视患者生活质量,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标准角度。目前长期随访工作我国进行的相对较差,临床资料较少,仍需完善。
专家介绍徐宏兵主任医师
医院骨科擅长脊柱外科及微创外科手术。曾参与编写《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糖尿病手册》等专著,在中华骨科杂志发表论文数篇。曾以肩袖损伤共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中华医学会及华裔骨科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