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是风湿病(RA)吗?
老百姓常说的风湿是指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它与强直性脊柱炎是两种疾病,区别如下: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性基础是滑膜炎,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附着点炎;
(2)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3~4:1,发病高峰年龄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多发,男、女比例约3~4:1,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
(3)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种族性,印第安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白种人;黄种人低于白种人;黑人发病率最低。类风湿关节炎则无种族性,在世界范围内各人种患病率均类似;
(4)强直性脊柱炎也有家族遗传倾向,类风湿关节炎遗传倾向远不如强直性脊柱炎明显;
(5)90%~95%以上的病人具有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HLA-B27的阳性率与正常人群相同,但同HLA-DR4相关。
(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为阳性;
(7)受累关节上看,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的关节常呈对称性,多累及掌指小关节,且以上肢关节多见,而强直性脊柱炎则主要侵犯下肢大关节,且常为不对称性,即常累及一侧大关节,膝、髋、踝及肩关节受累较多。
(8)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影响骶髂关节和脊柱,而且是上行性的,即从脊柱的下方向上发展。而类风湿关节炎很少有骶髂关节受累,即使影响脊柱也只是影响颈椎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吗?
据统计数据证明大约有5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表现在脊柱、股骨等部位骨密度的降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导致脊柱、髋关节骨折,造成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在平常的生活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该注意多进含钙量高的饮食,如牛奶、骨头汤等,并要有充足的日晒。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驼背”“罗锅”?
强直性脊柱炎会导致脊柱韧带的钙化,僵硬,弹性消失。病变过程中,椎旁肌出现痉挛,由于屈肌力量强于伸肌力量,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脊柱发生前屈的倾向。
此外,由于腰背部疼痛,患者常常不愿挺胸、直腰。如长期保持这个姿势会使脊柱呈屈曲位,使胸段脊柱后凸更加明显,从而使整个脊柱变为僵硬的圆形驼背,形成通常所说的“罗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注意什么?如何防止驼背畸形的发生?
(1)睡觉时,最好睡硬板床,以仰卧或俯卧为宜,不宜侧卧,不枕枕头为宜;
(2)坐位时要挺胸抬头,防止脊柱前屈,避免坐立时间过长;若要长时间坐着,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10分钟。
(3)避免负重及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弯腰、蹲位,必要时可佩戴支具以避免畸形发生。
(4)做适当锻炼,如引体向上、牵引悬吊等,这些活动均可凭自身重量牵引脊柱,预防驼背畸形发生。
(5)按摩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轻椎旁肌肉萎缩,适用于早期轻度畸形。
(6)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洗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
(7)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8)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柱疼痛,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憋尿及便秘。
(9)做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游泳(蛙泳最好)。
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药物治疗?
(1)止痛药,痛的时候吃,不痛就不吃,主要是为了缓解疼痛,常用药有:乐松片、依托考昔、西乐葆、布洛芬、扶他林、美洛昔康等等,这些药物均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只吃其中一种即可,不要联合吃,因为这几种药物联合吃止痛效果不会叠加,但是副作用会叠加。
(2)生物制剂,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强直性脊柱炎一个重要致病介质,益赛普能够与TNF-α结合,降低其生物活性,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
(3)免疫抑制剂,用于延缓疾病的发展,需长期服用,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等。
(4)激素,上述三种药物无法缓解时使用,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副作用较大,不易长期使用。
如果出现了驼背畸形,看不到天空或者看不到自己的双脚,该如何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到驼背畸形的时候,会导致患者无法仰视甚至平视,无法看到天空;有的患者只能仰视,无法看到自己的双脚。当疾病进展到这种情况时,需要行脊柱手术治疗,一般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