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如何认定风湿病,和西医有什么不同?
“风湿”这两个字,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最早出现风湿这个病名,风湿病最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原来中医也叫痹症,像内经当中所说的也叫痹病,现在统称为风湿病。
中医认为风湿病是“正躯受外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为机体失衡感受了外来的风寒湿热之邪。现在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加入了内伤邪气,中医病理概念有痰浊、有瘀血、有毒热,正邪相争,造成经络、肌肤、关节,还有筋骨甚至脏腑的损伤。表现在人体上就是肢体、关节或者肌肉疼痛。有的患者会肿胀,或者感觉肢体沉重。
西医中风湿病泛指全身的骨头、关节还有软组织的损伤。这种概念和中医说的不完全一致,包括感染、免疫性紊乱,代谢性的等。
我院侯氏中医风湿三焦气化理论体系认识到脾虚、肾虚、三焦气化在风湿病重要性。风湿病的致病内因主要因为三焦气化失常,营卫不和,气血失常。因此侯氏中医风湿三焦气化诊疗体系注重“通调三焦,调脾固肾”,临床应用30年,治愈30余万风湿骨病患者,其中部分疗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遗疗法——募疗调息
募疗调息有名九宫腹部推拿疗法,顾名思义是在腹部九宫部位做文章,因为腹部位于人体中焦,是脾胃所居之地,是上焦和下焦联系的通道,气血发源之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理所需的能量,均靠腹部水谷之精微供给。
募疗调息以腹部募穴为施术部位,手法以指代针,通过摩腹法、散结法、调气法、回阳法等多种手法调治,配合呼吸补泻,达到通调三焦,疏肝理气,调脾固肾之功效。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均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通过公众平台下方的“阅读原文”咨询专业医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