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艾灸界大师从未公开的秘密,99的老司机

灸法的要诀与技巧

灸法是我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治病方法之一,有几千年历史。因为方便简单,疗效明显,而且几乎毫无禁忌而被接受。但是施灸简单,如何把艾灸做的更好,这就不容易了。下面老躬就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艾灸的核心要诀和技巧。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工作

首先是医生之医德,医乃仁术,医天下人之疾苦是为天职,勿贪婪财物而败德。《灵枢·官能》:“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可见,对针灸医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其次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灸法虽无多大痛苦,但用火在人肉体上点燃,不免有恐惧心理。所以耐心讲清道理,让人相信灸法,乐意接受灸法,双方配合好,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适应证选择

灸法治病广泛,不论男女老幼,各科都有适应证。即使无明显病症,也可以养生保健,举凡身体虚弱,风、寒、湿之慢性病,无不适应;对急性病也可选择应用;尤其对难治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或缺陷,中西药难以取效的疾病最为适宜。如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慢性结肠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各种肿瘤、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症、艾滋病、反复感冒、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近些年又提倡对恶性肿瘤使用灸法,不论早期或中晚期,或用中药治疗,或用外科手术,或放化疗前后间歇期都可以加入灸法,对患者无害,对其他各种疗法也无妨碍,至少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尤其对手术后恢复期,减轻解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均有良好的效果。

施灸的部位

直接灸法经长期施灸可能会落下疤痕,为了不妨碍美容,应尽量避免在颜面部及明显外露部位施灸。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老躬提醒您因为这些部位肌肉丰满肥厚,又不常外露,即便有个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腹背,正好两全其美。

取穴要准确,方法要轻巧

取穴要先讲姿势,或坐位,或卧位,必须自然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然后点穴施灸。

取穴方法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变。敏感点也叫阿是穴,或热敏点,或嗜热点,会随病情改变而转移或消失。用直接灸法则取固定穴位不变,以免多处灸成疤痕。

配穴要点

取穴宜精简,以治病主穴为主,配穴少用。如胃病取胃俞、中脘为主穴,配足三里穴,仅此5个点。一般以3~7个点为宜。每穴灸5~9个艾炷,每次总数以30~60个而已,操作熟练不过10min左右。(这里说的是直接灸,不是悬灸哦)

艾绒选择

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绒、新艾绒,它含挥发油多,不易点燃,不易灭,烧得时间长,痛苦较大。用极细之艾绒、陈艾绒,颜色土黄,绵软,无杂质,无油性,易燃易灭,知痛时已灭了,无甚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用量注意

初用直接灸法,一定要用小艾炷,宁可多灸几壮,这也和用药一样“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古人多用大艾炷,一二次灸成,要求化脓成灸疮,每天清洗,一个月以上才能痊愈,非常痛苦,而且麻烦,虽然疗效好,但现代人多难以接受。所以,用小艾炷轻灸、多灸、长灸同样有效,这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况且人体产生免疫力,调整内分泌,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慢慢形成的,不必要求速效。艾炷要做成宝塔型,下平上尖,不松不紧,太松易散,太紧燃烧时间长,灼痛重,必须讲究。

古今差异

直接灸法古称化脓灸,现在改进之后多不化脓,长期灸叫做重直接灸,临时灸几次叫轻直接灸。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灼痛,所以要讲究操作技巧。安排好体位点准穴位之后,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把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细线香点燃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初灸阶段燃至一半知热即捏起或压灭,术者要用自己的拇食二指迅速大胆操作,眼明手快不会疼,这样患者才能立即止疼;再灸燃至大半知大热时,捏起或压灭;重复灸燃烧将尽时捏起或压灭,老躬提醒您次数一多就无甚痛苦了,耐心灸下去待结痂之后就不怕痛了。时间久了有的会出现感传,还会感觉舒服,就像一种温热享受。

灸创处理

如果痂下有分泌物照常施灸。万一感染化脓,用外科换药方法很快就会痊愈,接着再灸,不要间断,免得再打基础。内衣如干净一般不会化脓,有的连灸数月至一二年也平安无事。至于轻直接灸更不必考虑,或者仅起一个小水泡,很快就吸收了。

小编提醒

灸字,从久从火,必须长期耐心灸下去,日久见功。尤其慢性病及疑难病,可以灸数月至数年,对老年人养生保健更应常灸。若病情稳定或其他原因如天气酷热等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艾幺幺|aiyaoya-1

每天学点健康养生常识;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yf/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