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全身其他系统一样,脊柱也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这是人体的一个代谢过程。只是各系统引起脊柱退行性改变的原因不尽相同。与脊柱退变相关的因素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年龄因素
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脊椎骨骼、关节、韧带等组织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程度和范围将不断加重,但相同年龄其退行性改变的程度和范围可不尽相同,此主要与诸后天获得性因素有关。
(二)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导致的脊柱退行性改变包括3个方面。①职业、工种等造成的慢性劳损。由于从事职业不同,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可以使脊椎提早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退行性改变程度加重,如长期从事低头劳动或伏案工作的人,容易发生颈部肌肉劳损和颈椎病;长期从事搬运或弯腰作业的人,容易造成腰椎退行性改变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工种也是一种致病因素。
②长期姿势不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可逐渐破坏体态平衡,并不需要明显的外伤史,就可引发颈腰背痛,必然会促使脊椎提早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
③长期超强度活动。由于人体的关节活动有一定的限度,脊椎关节也一样,脊椎关节的活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如腰椎以屈伸活动为主,也可侧弯,几乎没有旋转;胸椎以侧屈和旋转为主,屈伸较少。脊柱的活动范围以颈椎及上腰椎最大,尤其颈胸交界及胸腰交界处。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尽力避免不合乎脊柱生理的活动。长期超限度的体育运动也是引起脊椎提早或加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因素,如艺术体操运动员或杂技演员多患有脊柱退行性疾病。
(三)外伤
脊柱,尤其是颈、腰段,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部位之一,相对其他部位而言,较早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退行性改变的程度较重,若脊柱承受了外伤,由于其代偿能力较差,往往可以提早或加速脊柱退行性改变。
(四)先天因素
有些脊椎先天性疾病或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先天性骶椎隐裂等易使脊柱退行性改变过程加剧或提早。如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臀中肌失效,以鸭步行走时,就会出现左右摇摆前进。使脊柱承受非生理性活动,而致过早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
(五)慢性炎症
脊椎周围的各种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韧带,或是通过淋巴系统扩散以至造成该处张力降低,韧带松弛或关节内外平衡失调,致使脊柱退行性改变加剧或提早。
(六)直接损伤
各种暴力导致的脊椎骨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也可加剧脊椎的退行性改变,如医源性的反复多次的腰穿、粗暴的推拿手法、过度的脊柱活动均可破坏脊柱的正常结构,使脊柱退行性改变提早或加剧。
(七)肌肉神经系统疾患
肌肉神经系统疾患主要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如臀大肌麻痹时,当患者行走,健侧下肢向前跨步时,其身体要向后倾斜以代偿麻痹的臀大肌功能不足,然后摇摆前进;臀中肌麻痹时,当健侧下肢向前跨步时,其身体向外侧倾斜以稳定骨盆,然后摇摆前进;单侧股四头肌麻痹时,患者用手按患侧大腿前方跨步前进;两侧股四头肌麻痹时,患者将身体向前屈曲,以保持膝关节伸直,维持步行。这些步态都改变了脊柱在行走过程中的生理性负荷,使脊柱偏向负重,而使脊柱退行性改变提早或加重。
(八)气候及居住环境因素
由于本身体质较虚弱,加之居住或工作环境的不同也会促使退变提早出现。在高原生活和工作的人,由于缺氧,代偿性血红蛋白增多,血液黏度增加,影响了血液循环,关节肿胀,缺少营养,关节发生退变的可能性增加。在南方,阴冷潮湿的季节较多,这同样易损害关节和肌肉,发生炎症反应,也促使关节炎的发生。在冶金行业的电镀车间、食品行业的屠宰车间,工人长期在水中作业,同样发生关节炎的机会较多,脊柱退行性改变也较提前。
弘道中康
祝朋友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