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目前在国内主要有益赛普和类克,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以后有更多选择。欧美人由于有良好的保险制度,经济因素不像中国这么严重,所以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标准用法坚持到临床完全缓解,尽可能坚持长时间应用(益赛普每次两支,每周两次;类克采用0、2、6周然后每八周一次,每次两支。总体费用大致相当约——10万/年)。
中国人是富于创造的民族,多数是因为经济因素,用法是五花八门,每一种用法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合理解释,在此列举一二,希望大家都来点评点评。
1、一次性应用益赛普两支。
利用其快速见效的特点,立竿见影,再辅以常规治疗,没有明显增加病人费用,质疑之处就是毕竟是九百多元啊,同样的疗效NSAIDs和得保松单次注射同样可以达到,后两者副作用并不一定就超过前者。好处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和对医生的尊重:“唉哟,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挣得银子不够,不然——”。
2、一次性应用类克两支。
效果类似,唯银子更多,可能效果更明显、疗效维持时间更长。
3、两周益赛普(八支)或一次性类克
据说有判断疗效之作用,如果用后没有反应,则宣判无效,可不再用。如有效再让病人去筹银子。至于反应或有效的标准是疼痛、肿胀还是主观的舒适感,甚至远期获益可能、药物经济学因素等等算起来真是很难。
4、三个月益赛普或类克
国内最流行的方案,远期获益如何、药物经济学因素怎样不肯定。比较符合公司政策,但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来讲停药%复发,对于强柱来讲该复发的肯定还会复发。所以就有了5的用法。
5、1-6个月益赛普或类克的桥治疗
这是让医生和病人最感欣慰的说法,等我们小分子改善病情药起效后可以减量以至停用益赛普或类克。最终由小分子药去维持治疗。远期疗效尚不明确,和小剂量激素的桥作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何没人考证,我们科里准备做下药物经济学方面的考证,影响因素颇多,难度很大。
6、6个月益赛普或类克
国内报道有部分病人停药未再复发,能维持多长时间不复发尚不知,但总是看到点希望。
7、1-3年益赛普或类克
国外报道有部分病人停药未再复发,部分病人一定时间后复发但再治疗仍有效。这种结果更可信。更长时间的观察资料缺,更谈不上除根。
8、剂量的革新:大致有
每周两支、一支或三支益赛普,一周用一次;
每两周、十天、每月甚至每两月,据说还有每三月两到三支益赛普
每两月一次(不搞0,1,6周),每次一到两支类克
每月一次,每次一支类克
每三月一次(不搞0,1,6周),每次一到两支类克
每4-6月一次,每次一到两支类克
9、注射部位的革新,大小关节腔,本人在国内较早尝试,感觉早期病人疗效不错,用起来比1那种用法更有底气。
你说唬人不唬人,在国外的用法肯定没有这么丰富。希望各位同道或者病友来点评点评。个人观点之一是益赛普和类克等生物制剂目前在国内治疗方案中就相当于李胜光医生曾经比方的是属于奔驰系列的豪华车系,对于像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这样的慢性疾病不考虑病人的经济条件和家庭因素而盲目应用就像让普通大众都开奔驰车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其造成的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有时比关节炎本身对病人的影响还要大。
个人想法,无指导意义,欢迎大家多发言多提意见!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脊柱关节炎之友”,打开新的界面,点击“糖皮质激素的滥用与危害护理小知识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必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