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学,“夏病冬治、冬病冬防”的“三九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养生法,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气血运行缓慢,又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寒湿邪,人就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和老年的膝关节病。此时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和“内病外治”的理论,三九灸乘顺势而为,往往可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在三九天艾灸相应的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每年冬天三九天时进行“三九灸”可加强和巩固三伏灸。“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正气内存,邪不能干,其疗效相得益彰。
为什么要做三九灸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这是三九灸的理论。三九灸是对三伏灸的补充和巩固,前者是冬病夏治,后者是冬病冬防,均有扶阳补虚之功效。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病,那么就应在冬天加紧养阴;而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浓厚,质量也最好,阴虚阳亢的病在冬天抓紧养阴,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
“三九灸”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痛、厌食、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哪些人群不适合做三九灸?
三九灸并非人人都适合: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等也不适宜做灸。孕妇也不适宜做灸。
三九灸期间有哪些饮食禁忌?
艾灸当日不要吃生冷、寒凉、辛辣的东西,比如海鲜、鹅、鸭等。
艾灸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但需要坚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病就要治,无病要防。
三九灸时间表:引九:12月12日~12月20日
一九:12月21日~12月29日
二九:12月30~1月7日
三九:1月8日~1月16日
加强灸:1月17日~1月25日
具体操作
第一步开穴:基础穴:关元、命门、大椎,肾阳不足加肾俞,脾阳不足加脾俞、胃俞,卫阳不足加肺俞、膏肓。成人推痧、拔罐,小儿姜片刮痧开穴。
第二步温灸:成人先关元灸20分钟,再艾箱灸背20分钟左右。儿童略。
第三步贴药: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穴位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温肺逐痰、健脾补肾,医院多年来对贴药疗效的临床观察和总结,部分统计有效率达80%以上。三九灸的药物比较温和,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一次以2~3小时为宜,儿童贴药时间在30分钟~1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注意事项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减轻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属正常反应,患者不用担心,此时天灸疗法效果更好,对抗体、免疫力提高效果更好。但要保护创面,避免抓挠引起感染,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药膏。需要注意的是,在贴药期间,特别是贴药当天戒吃易化脓的“发物”,如牛肉、公鸡、花生、烧鹅、烧鸭、芋头等。对于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瘙痒者,可自搽抗过敏药膏医院进行处理,并戒吃鱼、虾、生鸡等易致敏的食物。
预约、欢迎咨询。(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