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专家支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防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痛伴一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3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变部位以第4、5腰椎间或腰5椎和骶1椎间为多见。

33岁的周先生平日身体健康,一天他搬东西时,突感腰部剧烈疼痛,连走路都困难,自以为是闪腰岔气了,即到附近社区服务站作针灸推拿治疗,谁知过了两天左腿也开始痛,他不敢马虎,到医院经CT检查发现,周先生有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压迫了神经。

专家支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防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痛伴一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3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变部位以第4、5腰椎间或腰5椎和骶1椎间为多见。椎间盘由髓核、软骨板和纤维环三部分构成。椎间盘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上下椎体,能吸收震荡,减缓外力冲击,是人体脊椎重要的缓冲减震装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原因是椎间盘组织变性。当变性脱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时导致下列临床症状:

①腰痛伴一侧腿痛,病人弯腰、步行、咳嗽、喷嚏或用力大便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②腰部姿势改变:站立时由于一侧骶棘肌紧张而出现脊柱侧凸。腰部各方向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限。

③压痛点:腰椎棘突旁有局限性压痛点。

④感觉和肌力的改变:病侧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迟钝。病侧拇趾背伸力减弱;跟腱反射也减弱。

⑤病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⑥X线摄片检查,可见由姿势改变所造成脊柱侧弯以及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常可发现椎间隙变窄或椎体边缘增生等间接征象。CT和MRI可确诊。

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

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因素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外伤:急性损伤如腰扭伤,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2.过度负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常因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过于肥胖的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3.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工作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据测定,当司机踩离合器时,其椎间盘压力增大约一倍。如此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或突出。

4.不良体位的影响: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包括坐、站、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不良姿势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5.脊柱的畸形:先天性及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纤维环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压力不一,并且常存在扭转,容易加速椎间盘的退化。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和介入方法。那么,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好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关键是解除神经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应该说80~90%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疗法而获痊愈或缓解,腰椎牵引、按摩、药物、骶疗等保守疗法各有其适应证,但保守疗法是有限度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选择手术疗法:

①疼痛剧烈非手术疗法不能缓解;

②症状反复发作,长期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时;

③大小便障碍及鞍区麻木;

④病情逐渐发展加重,出现肌力减弱,神经支配区域持续麻木甚至下垂,查体出现神经损害的体征;

⑤突出物较大或钙化致椎管狭窄;⑥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他腰椎骨性病变,需手术治疗或探查者。

当然,手术也存在感染、神经损伤、术后再发等问题,因此,在保守和手术疗法的选择上,应该视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只是将腰椎间盘突出无法还纳回原位的那部分除去,是加速治疗进程的一种方式,术后的休息和正确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

手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时间约为4~5周。

2.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

3.充分卧床休息一月后,可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如果手术中有植骨,则宜用石膏背心固定3~4个月,待植骨完全愈合后再下地活动;如果术中同时安装了内固定系统,则可以适当早期(一周后)下床活动。

4.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5.手术后,脑力劳动者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应由轻到重,工作时间由短到长,并避免做强烈的弯腰和负重活动。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健康检查;

②避免脊柱过载促使和加速退变;

③改善劳动姿势;

④加强肌肉锻炼;

⑤家庭生活中预防。

六、介绍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迅速解除神经压迫刺激、维持腰椎稳定并且安全可靠。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将先进的临床微创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手术医生通过一个细小的管道系统直接达到患者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再通过电视监视器观看放大了64倍的手术区域组织的清晰图像,避开正常神经和血管,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内聚的关节突等神经致压因素从而迅速获得根治疗效。

椎间盘镜术式的优点:

①损伤小;

②出血少;

③直视下手术,神经根减压彻底;

④相对较安全,术野可放大64倍,细微结构易于辨认,不易损伤神经根;

⑤术后恢复快,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损伤小,对患者全身干扰轻,使患者得到较快康复,在国外平均住院天数约3天。

七、介绍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微创技术:胶原酶溶解术

胶原酶溶解术是指经皮穿刺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内或者突出物的周围,注入胶原蛋白酶,该酶能有效溶解突出髓核的主要有形固态成份胶原纤维,从而有效降低间盘内压力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开展多年,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具有快速、安全、无痛苦、留观24小时无需住院等优点。

1.胶原酶溶解术的适应证:

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临床症状相符,影像学证实为明显突出但临床表现轻微的患者。若患者临床症状严重但影像学证据不足,则要仔细诊断,不要轻易用胶原酶治疗。

2.胶原酶溶解术的禁忌证:

①腰椎间盘狭窄严重突出患者;

②合并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腰椎不稳患者;

③突出的髓核游离或者有明显钙化;

④过敏体质、妊娠妇女和14岁以下儿童;

⑤代谢性疾病或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者;

⑥传染性疾病,活动性结核;

⑦病人有明显精神异常者。

3.如有以下情况应慎重考虑应用:

①先天性椎管均匀狭窄;

②椎间盘源性侧隐窝狭窄;

③椎间盘游离物钙化较小居正中远离神经根者;

④虽年龄偏大,但骨质变化不明显者;

⑤老年人腰腿痛的因素比较复杂,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骨二科副主任医师陈俊君

百年二医院

健康--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zd/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