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经验传承谨以此文怀

中医药的教育发展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整理工作形势急迫,名老中医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历练形成的、具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的专家,是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是解决疑难疾病问题的主力。他们代表着最高学术水平和能力,是中医行业的宝贵财富。既往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主要以延绵不断的师承授受为载体。面对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传承,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作好“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的工作,为振兴中医药事业而不懈奋进。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中国百年百名名中医,首届国医大师。先生临证70余年,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风湿病、脾胃病、肝病、肾病、老年病等有独到的心得,疗效显著,主要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用药经验》、《医学微言》以及日文版的《现代中医临床新选》(合著)等9部书,发表论文余篇。笔者作为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继承人,尤为荣幸和自豪!今就我院对朱良春教授经验传承工作简述如下,以作交流。

1.坚守中医阵地,做一个铁杆中医

医院,首先可以感受浓重的中医氛围,患者对中医药的信赖、各级医生对中医的热枕与坚守、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95%以上,依此种种均体现浓浓的中医氛围,更可贵的是,医院西化的环境下,科室始终遵守“以中为主,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治疗原则,固守传统中医的阵地,让业内人十分敬佩与感慨!

铁肩担道义!现在中医的“危急重病的阵地”处境危急,我辈可否担当,核心的问题应该是不能丢掉“仁心仁术”,要有“做铁杆中医”的担当精神。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我们运用成熟有效的诊疗方案,“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一重治疗”,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里应是中医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希望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新的辉煌,成就更大的良春中医事业!

2.经典是基础,经典是源头

“学经典、拜名师、做临床”,这是历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也是朱老等老一辈们对我们的殷勤教诲。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其中蕴涵着古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更是强调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掌握这种认识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一个中医的整体理论修养与临证能力,及临床思辨的灵活与深入,对理论及技能的内证与体验等。只有将中医经典理论融入血液中,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人。正所谓“至道在微,变化于穷,孰知其原”。而提高中医素质的方法就是研读、体悟经典,纵观老一辈中医药大师,又有哪一位不是从经典入手,穷其一生,精研医理,才能在临床上挥洒自如,效如桴鼓?

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理论研读,对运气及六经论脉理论尤为推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概而言之,医圣张仲景继承和发扬《内经》经旨,提炼与总结六经的生理、病理,更是张仲景一生临床的实践,经得起临证考验,且行之有效。分析反馈,验之临床,并不断总结提高,再一次指导临床,确可取得佳效。这包含和体现着中医最朴素的、经典的“天人相应”理论,也是反复临证经验的总结与提高。

3.师承是关键,良师如春

朱老先生一九三六年二月考入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后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其时受章次公先生的亲炙,学乃大进。朱老先生回忆当年随章师学习,不无感触地说:“章师思路敏捷,学识渊博、临床颇多独特经验,对内科疑难杂症,尤擅其长,他一贯提倡贯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主张,对我影响很深!”学习中医,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师带徒的方式传授的,所以“师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要找到名师,以虔诚尊敬的心态去拜师,勤奋地学习请教,有闻必录,有疑必问,特别是老师在诊治病人时的辨治思路、用药技巧,要认真笔录,然后再加以分析体悟,这样往往能举一反三,得其真传,启迪心智,充实提高。清代叶天士先后拜师达17人之多,兼收并蓄,才能成为大家。朱老先生常常告诫我们:作为一个医生,是学无止境的,只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达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才算是一个好医生。故而我们不仅要认真地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相互交流,开展全国各类学习班,共同提高,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多作自己应有的贡献。

3.1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

朱良春先生及其中医传承工作室还多次受国内中医学界的邀请,先后到北京、上海、西宁、昆明、长春、成都、温州、宁波、深圳、珠海、广州、厦门、长沙、南昌、合肥等地讲学交流,传播中医药学术经验。并出访日本,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等海外传播和交流中医药学术。朱老讲课都是从临床实用出发,很受学员的欢迎。他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火种,播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使之万年常青。在跟随朱老临证诊事之余,朱老给我们传道讲学,从入道学医的经历,到拜师随诊的感悟;从对经典的探微钩玄,到融会诸家的发微;从辨证立法的心得,到用药积累的经验;从中医发展大业的思考,到为医济世的行操,无所不及,无所不囊,真正体会“良师如春暖”!先生在多年的师承授业中体会到,师承这种形式是在中医药继续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定需要,有助于缩短中医人才成熟的周期,要使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薪火传承,永不衰落,师承的教育形式应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教育形式,与中医的院校教育同样都是中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尤其强调,从师承教育着手,是改变中医药理论发展滞缓的根本所在。

3.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朱良春教授既和邓铁涛、路志正、任继学、颜德馨等名师大家相知很深,也和民间医生、无名晚辈私交甚笃。多年来,朱良春从不以名医、大家自居,对同事、下属、学生、徒弟、平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对求教者真正做到了有信必复,有问必答。而其从游者甚众,非借位高职显,而是“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医院“三朵金花”的佳话广为流传,以及后来的何绍奇、朱步先、史载祥、徐凯、方邦江、孙伟等几位高徒,遍及各省市及海外,均为品学兼优,继承和发扬了朱老的学术思想,在其学科领域颇多造诣。尤医院史载祥教授提出来“朱良春现象”,他曾经跟随朱良春先生工作多年,目睹朱老不凡的学术成就,深有体会地说:“朱良春先生在中医学术领域中的大家风范,博采百家,自成系统,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平生所处,偏于东南一隅,当今中医居地区一级,而影响及于全国者,朱老一人而已。超越区位强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国内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4.临床是根本,突显中医魅力

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证70余年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时兴热病提出“先发制病”,痹症具有“久病多虚、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之特点,提出“益肾蠲痹法”治疗原则。慢性久病“从温补肾阳论治”等论点。对肿瘤顽疾指出“扶正消癥法”治疗,并开展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观察总结。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21个医院制剂,部分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

4.1名医名科名院,弘扬国医仁术

年与邓铁涛、吕玉波等携手合作,倡导并积极参与名师与高徒的学术传承工作,名师与高徒传承的高层论坛在南通首开纪录,然后每医院。年9月21日,朱良春先生在近九十高龄的时候,以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名字命名的“医院(医院)”正式成立。卫生部部长高强特致贺信,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题词祝贺,认为这对于传承朱良春先生的学术理论、临床经验和医德医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并希望该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声誉,不断造福人民群众”。此后每年均举办1-2次全国性学习班,学员遍及全国及海外,业内学术影响深远。并每年接受全国各地前来进修学习的人员约20余人次。

朱老学术继承人朱婉华院长及其学术团队通过临床不断地完善,以朱老的经验方为基础研发了以虫类药和鲜动物药为主要药材的治疗风湿病的浓缩益肾蠲痹丸、扶正蠲痹胶囊、蝎蚣胶囊等,治疗重症风湿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归纳而成“益肾蠲痹法”,并且形成行之有效的临床路径。临床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重症风湿病效果满意。医院以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朱婉华教授为首的中医药学术团队及第二、第三代传承人,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弘扬千年医术,造福大众健康,不畏艰难,不断进取,正努力攀登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新高峰。

4.2突显中医魅力,任重而道

医院以朱良春、缪正来等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为诊疗特色,对于内、妇、皮肤等科疾病使用纯中药治疗,对风湿、肿瘤、脾胃、肝、肾、呼吸系统、心脑血管、不孕不育、痤疮、牛皮癣等疑难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风湿病的治疗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来诊治患者数以十万计。自年建院以来,发挥中医特色,治疗疾病余种。患者遍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美、欧、日、东南亚等地。其中风湿科主攻病种:“益肾蠲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病等,在辨证选方中,以痹通汤、痛风汤等为主,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许多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其中病历较为丰富,治疗经验也十分宝贵,处处突显“中医的魅力”。我院风湿科在年底以95的高分通过国家风湿病重点专科的评审验收,又在年建立江苏省肿瘤重点专科,现已通过中期评审。

欢迎订阅医院官方微博

公众

医院







































白殿疯早期症状图片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lcbx/4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