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4月14日,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联合智善公益基金会举办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智善公益基金会苗强秘书长,医院院长张文智教授,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陶惠人教授和相关科室医护代表,以及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河北、甘肃和香港等15个省和地区的多名患者参加了公益诊疗活动。
医院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现场。
现场有10位患者获得手术捐助。
脊柱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早发现早治疗抓住最佳时机
脊柱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给予人正常活动所需要的支撑。脊柱畸形可能导致多种身体问题,包括出现高低肩、驼背和脊柱侧弯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外形体态美观,还可能导致身体疼痛、疲劳和活动受限。长期未治疗的脊柱畸形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和脊髓损伤,引起瘫痪,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脊柱畸形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患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体态而感到自卑和焦虑,进而引起社交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
脊柱畸形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成长杀手”,其中又以脊柱侧弯尤为突出。
脊柱侧弯的总体发病率为2%-3%,主要发生在10到16岁的青少年,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
医院公益诊疗活动现场,陶惠人教授提醒家长,脊柱侧弯应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如果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躯干偏斜,腰两侧不对称,弯腰后背部平面一边高一边低等情况,医院进行检查,很多孩子由于就诊时年龄偏大,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联合公益诊疗,助力患者重获健康
医院已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建立合作,本次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得到了智善公益基金会公益慈善项目“中国梦·脊梁工程”的支持和捐助。智善公益基金会苗强秘书长介绍了“中国梦·脊梁工程”项目,欢迎全国各地有需要的脊柱畸形家庭申请救助。据了解,“中国梦?脊梁工程”公益项目自年5月启动,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脊柱侧弯患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救助,捐赠最高5万元的医疗费用,帮助他们解除疾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
张文智参与公益诊疗活动为患者看诊。
医院院长张文智教授介绍说:“医院坚持‘病人为先’理念,一直以来努力创建医疗公益平台,弘扬绿色医疗文化,倡导以人为本的医疗人文精神,积极联合社会机构和个人力量,扶持困难危重患者和病友。未来,医院脊柱外科将聚焦复杂高难度脊柱手术,尤其是脊柱侧弯的复杂高难度矫形手术,要达到和保持国际水准,力争造福更多市民和患者。”
智善公益基金会苗强秘书长为患者解答申请捐助问题。
截至目前,医院因坚持公益善举获得港深两地社会慈善捐赠逾1.6亿元。医院积极推行大病、罕见病救助项目,为全国近位唇腭裂患者、位骨骼发育不良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救助。
小标题
多地脊柱畸形患者深圳求诊
参加医院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的共有余名脊柱畸形患者,他们分别来自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海南、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苏、江西、陕西、甘肃和香港等地,其中有80多位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就诊的新患者,也有40多位是陶惠人教授手术痊愈的老患者前来复诊。
陶惠人教授为小患者检查脊柱。
合并II型呼吸衰竭重度脊柱侧弯、双侧髋关节僵直的折叠人、合并脑瘫的极重度脊柱侧弯等多位患者在获得治疗后已自信回归正常生活。今年32岁的邹女士(化名)曾经差点放弃治疗,她是II型呼吸衰竭的极重度脊柱侧弯患者(FEV1(%)=17.5,BMI=12.9),手术风险极高,在陶惠人教授的坚持和专业治疗下,手术顺利且恢复良好,术后22个月的时候,邹女士顺利生育,母子平安。
邹女士手术前影像图。
公益诊疗活动现场,张文智教授、陶惠人教授等脊柱外科专家团队为脊柱畸形患者免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建议。智善公益基金会为患者捐赠了脊柱全长正侧位X光片费用,并将10位申请救助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纳入捐赠范围,为他们分担部分手术费用。
陶惠人教授表示:“携手智善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诊疗,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患者,使脊柱健康问题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