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学术园地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方法:选取年1月—年1医院收治的87例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年龄11~20岁,平均14.8岁,均行后路截骨矫形术,观察其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影像学参数。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9年,平均6.4年。87例中,24例(27.6%)术后发生PJK(PJK组),且在随访过程中,有加重的趋势,其中3例局部疼痛明显,1例再次手术;余63例归入非PJK组。末次随访时,PJK组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为17.5°±2.6°,非PJK组为7.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近端融合范围、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术后全脊柱矢状位平衡以及术前术后矢状面平衡距离纠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文章来源:《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作者:贺宝荣 许正伟 闫亮 郝定均 刘团江 郭华









































白癜风早期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jc/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