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自年起,国家卫计委妇幼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启动实施了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针对六大类72种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为项目省(区、市)18周岁以下(含)的贫困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减少儿童残疾发生。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是泰医院。
先天性结构畸形,顾名思义是以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出生缺陷疾病,常见病如马蹄内翻、唇腭裂、神经管缺陷等。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新生儿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这其中绝大部分为先天性结构畸形。
据了解,该项目救助对象为:18周岁以下(含),在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确诊患有6大类72种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贫困证明,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超过元(含)的患儿。
补助标准为:自费部分超过元(含)小于元的,补助额度为元;自费部分超过元(含)的,按自付费的75%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0元(含)。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申请人只有一次获得救助的机会,不接受重复申请;且患儿必须是年1月1日(含)之后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才可以申请救助。
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病种名单: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1.脑膨出2.先天性脑积水3.脊柱裂(包括脊髓栓系)4.脊髓的其他先天畸形5.颅骨缝早闭6.长头7.阿-基氏综合征
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8.门静脉连接异常9.门静脉-肝动脉瘘10.食管先天性畸形11.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12.先天性裂孔疝13.小肠先天性缺如、闭锁和狭窄14.大肠先天性缺如、闭锁和狭窄15.麦克尔憩室16.先天无神经节性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