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一个手术长高5cm,脊柱侧弯的他终于可以“直”面人生》
“现在我是家里长得最高的了
能站直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
医院脊柱外科病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略显虚弱的脸上神采飞扬,掩饰不住少年心性,拉着身边的父亲比着身高,术后一米七二的个子,甚至比他父亲还要高出二指。
命运多舛
小杨今年刚满13岁,小小年纪的人生旅途中充满着磨难,自小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左肺动脉缺如。2岁时在北京接受过心脏手术的他,看起来远比同龄人要瘦弱许多。
然而命运对他不止开了一次玩笑,自3年前家人就发现,他的脊柱变得越来越弯了,而且弯曲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严重。3年来辗转北京、南京多家知名脊柱中心求医,但因为畸形角度大,又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很大,均被婉拒。小杨的身体越来越倾斜,加之原来心肺功能欠佳,有时候运动完还会出现呼吸急促,这让他已经无法读书上课了。经多方打听,家人带着小杨从西北坐了5个小时飞机,慕医院程黎明院长领衔的脊柱外科团队。
重获新生
医院程黎明带领的脊柱外科团队,围绕“微创-再生-重建”理念,在脊柱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再生重建方面把握国际最新前沿动态。经过科室病情讨论,仔细评估患者病情,认为小患者侧弯达到80多度,比较僵硬,分型上属于复杂的3弯畸形,需要矫正融合整个脊柱,这对于改善外观,保证心肺发育空间非常必要。“脊柱矫形手术可以有效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可以让患者挺直胸膛,直面人生,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值得冒这个风险。”小杨及家人欣然接受了程黎明院长脊柱外科团队的手术方案。
但脊柱矫形手术本身时间长,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小杨合并的先天性心脏病,左肺动脉缺如更是雪上加霜,极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医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医学模式,脊柱外科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神经内科、输血科、SICU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进行了联合讨论,经过仔细评估,认为在全力保障的条件下,患者可耐受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
在麻醉科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医生等的精心配合下,在各学科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经院长程黎明指导,由谢宁教授主刀,历经7个小时,对15节胸腰椎进行松解矫形,顺利完成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后在SICU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很快度过术后关键期,经过10余天的康复治疗,患者终于可以不带支具自由下地活动,躯干可以挺直,且明显感到呼吸顺畅。惊喜的是手术后小杨身高比原来足足高了5厘米,成为家里最高的“小大人”。小杨感觉自己“重获新生”,终于能够享受正常人的生活,继续作追风少年,完成他的学业。
▲术前▲术后脊柱矫形手术一直以来都是衡量脊柱诊疗水平的标志之一,被誉为“脊柱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医院脊柱外科是上海市重点亚专科,依托“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围绕“外科-生物-康复一体化”建设核心,在程黎明院长带领下,组建了一支技术精良、结构合理的医师团队,包括脊柱外科团队、神经康复团队等,以脊柱外伤及退变性疾病为诊疗方向,瞄准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前沿,遵循“微创化治疗、精细化护理、全过程康复”现代化诊疗理念服务广大患者。?
同济脊柱小贴士:
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发生的无明确原因的脊柱侧弯,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凸可导致胸廓塌陷、躯干不平衡、躯干缩短,少数病人可出现腰背痛;严重的侧弯会导致胸腹腔容积下降,造成心肺及内脏发育受限。一旦少年儿童体检发现有脊柱畸形,要尽早就医,密切随访观察,严重者需要支具治疗甚至手术矫正。
文
骨科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纳入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神经学科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以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为重点学科,以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老年医学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皮肤与性病科、病理科、胸心外科为特色学科的整体学科建设框架。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