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柱疾病的发生原因中,由于汽车和电脑的广泛应用,致使静力性劳损或各种损伤造成的脊柱形体结构异常,这是损伤因素,是基础因素;而空调和冷饮致使外感六淫之邪侵犯或内生之毒邪滞留其劳损或损伤的组织,使其不通则痛,这是毒邪因素,是继发因素;而当今社会的信息过量、竞争压力、思想紧张、精神抑郁和情绪焦虑等情志紊乱则使得脊柱疾病最终真正得以象“井喷”一样爆发了,这是压力因素,是诱发因素,这也可能是最根本的因素。
(一)、基础因素造成脊柱的形体结构平衡失调——脊柱失稳
正常人因工作或生活过度劳累,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即能恢复。但如果长期过度疲劳或保持某种姿势过久而造成脊柱的静力性损伤,脊柱的形体结构就会出现退变或失稳(平衡失调)。所以说,脊柱遭受到的种种损害大部分来源于我们在生活中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或不良动作。比如长时间一个姿势坐着开车、上网、打电话、玩麻将、打牌或下棋等,整个脊柱长期处在一种静止而弯曲的变形状态,改变了正常生理弯曲曲线,其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都处于缺血、缺氧的环境。脊柱就失去稳定的力量而易出现错位等现象。
1、静力性劳损
所有的脊椎动物行走都是要靠脊柱的运动来协助完成的。也就是说,脊柱是一个经常处于活动并善于活动的组织,如果过多的静止或不活动反倒对脊柱是一种伤害,我们称其为“静力性”损伤。所以说,汽车和电脑的时代是造成脊柱静力性损伤、脊柱退变、脊柱失稳或发生脊柱障碍的最大或首要原因。
2、急性外力损伤
分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两种。这两种外力损伤有时也是很隐蔽的,因为在当时并不出现脊柱疾病的问题。
3、疾病性损伤
疾病性软组织损伤可分为疾病损伤、手术损伤和生物化学损伤。
4、脊柱退变或骨质增生
椎间盘退变或突出、脊椎骨退变或骨质增生。
5、先天性畸形及其他
脊柱先天畸形也很常见,脊椎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或嗜伊红细胞肉芽肿等疾病均可引起脊柱形体结构损害并引发相应的脊柱疾患。
(二)、继发因素引起脊柱的气血功能系统障碍——脊柱障碍
长期静力性劳损的脊柱是极易合并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气的,这就使得本已劳损失稳的脊柱更是“雪上加霜”。还有,通宵熬夜使机体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也极易遭到风、寒、湿等六淫之邪气的侵犯。所以,本已劳损或久坐疲惫的脊柱最容易受到外感风寒和内生暑湿的侵犯,其气血功能障碍也跟随加剧。于是就会出现局部气血运行和循环不良、肌肉收缩不协调。久之,人就会感到颈肩背酸胀、麻木、疼痛或脊柱活动功能障碍。慢慢发展下去,腰部及下肢也会有麻木、酸胀的感觉。加上迷恋网络游戏或麻将赌博的人常常通宵达旦地玩,又不及时进食,导致机体的一些器官,尤其是肝、肾的气血亏虚,进而导致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或损精耗神,颈腰椎病症自然就难免了。
1、过度劳作或疲劳
工作或生活过度疲劳,则会对脊柱造成一种损伤或继之引发疾病,尤其对脊柱退变或失稳者,稍微过劳有可能发生脊柱病变。
2、轻微扭挫伤
轻微扭挫伤对正常人不会造成损害,然而对脊柱失稳者却可造成椎间小关节微小移位,或骨质增生处的椎间软组织损伤等。
3、风寒湿邪侵袭
静力性损伤或过度疲劳的脊柱以及脊椎退变失稳后,若再吹空调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致使局部的气血循行不畅,寒湿阻滞于内,肌肉收缩不协调等功能障碍,并容易表现出所谓的亚健康状态,进而易导致脊柱的网络通讯出现问题,引起脊柱疾病的发生。
(三)、诱发因素引起脊柱的网络通讯系统故障——脊柱疾病
脊柱不仅是人体的支柱、健康的基石,还是人体的信息中枢、生命的脊梁,它作为人体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系统,在人的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发生异常改变,如软组织损害,关节失稳、移位、脊柱侧弯或气血循行功能障碍等,必然导致脊柱中脉不通畅,原始生命能量供应受阻,生命信号不能适时传达到目的地;或信息传送不全,信息紊乱等,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表现出各种相应的症状或疾病。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脊柱损害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关键所在,但它只是造成很多慢性病和疑难病的基础原因,更为主要或最终的发病因素是脊柱的信息通讯故障或紊乱所致。脊柱相关疾病就是由于脊柱损害(即软组织损伤变性),导致失稳或失衡,致使脊柱关节容易移位,进而压迫或损害其周围血管、神经和其它信息通道。再加上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以及信息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脊柱的网络通讯系统彻底崩溃,致使其能量输出和信息传达受阻,所支配的部位或脏器由此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不仅如此,还有生物信息本身的问题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脊柱疾病和脊柱相关病症。
1、精神(情志)因素
人们的精神空虚、思绪焦虑、欲望太多、以及相互攀比等情志问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使人容易产生烦恼,有烦恼就是一种精神压力,它容易造成脊柱通讯的紊乱而出现病症。有的人烦恼少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所求,重身内之事,重内修,不跟别人比;而当今的很多人,重身外之事,重外求,总和别人攀比,这一比就烦恼无穷;还有就是处在竞争漩涡中精英们要掌控的事很多,可是外界的事又不是很好控制的,所以,也会产生烦恼或纠结;另外,现在的人只追求科技财富增长,而忽视对精神情趣的文化修养,因此,人们的情趣越来越少,造成人的烦恼也就越来越多。
再者就是,当今生存压力、激烈竞争、工作疲惫和紧张等精神压力,尤其是每天要处理的各种海量信息,使得脊柱的通讯网络系统不堪重负,脊柱的通讯也自然就会出错,从而出现一些复杂的脊柱病症。据百川脊柱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大约有60%的人的脊柱问题与其工作生活压力或精神紧张等情志因素有关,这也就叫“因压成疾”。所以,情志所伤引起的脊柱疾病,远较劳损(积劳成疾)和六淫(寒湿生疾)所致的脊柱障碍更多、更复杂。也因此说,脊柱问题乃至整个健康问题已不仅仅是损伤和外感所致的,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人们自身内在情志所伤或精神压力所造成的。这也可能正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脊柱疾病多发的真正原因。因此,精神因素或信息因素已成为脊柱疾患(如颈腰背痛或不适及相关症状等)的主要原因。
2、神经性疾患因素
它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由于脊髓或脊神经本身的疾患所致,如脊髓肿瘤、脊髓痨、脊髓炎、蛛网膜炎及神经根炎等;后者则以机械性压迫为主,如:由于脊椎骨肿瘤所引起的脊髓压迫、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肥厚所引起的脊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所引起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压迫、骨质增生及有关结构的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或血管压迫等。临床上以继发性较为常见。除上述各种原因外,脊柱本身的水肿、粘连、纤维化、椎管静脉曲张及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使疼痛明显增加。
3、内脏疾病性因素
某一内脏器官发生疾患,其病理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作用,可在颈腰背相应部位发生疼痛,但颈腰背部事实上并未患病。这类疼痛的诊断常易混淆,在临床上必须认真鉴别。此类患者经常伴有相应内脏症候,颈肩背部常有压痛点,但无脊柱活动障碍,故临床应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
4、内分泌失调因素
由于信息过量或高度紧张和精神压力等因素常常使机体的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的病人经常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种紊乱可使全部脊柱失稳和脊柱障碍加剧,进而出现一系列的脊柱病症。如:妇女月经前期紧张性头痛,常常是由颈1—3椎间小关节错位引起,亦或是由于内分泌失调而引起颈1—3椎间小关节错位。因此,产乳期、月经期或更年期的妇女易患脊柱病症及脊柱相关疾病。
总而言之,在这个汽车和电脑的先进时代,我们的脊柱却开始在坐劳(静力性劳损),其形体结构遭受劳损或损害而失稳,这是脊柱疾病发生的最基本因素;在这个空调和冷饮的享乐时代,我们本已劳损失稳的脊柱却遭受着雪上加霜的命运,以致其气血(液)循行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就出现颈肩腰腿痛或酸胀等症状,这是脊柱疾病爆发的继发因素;在这个信息经济的竞争时代,我们的脊柱却在高度的精神紧张、竞争压力、情绪焦虑下承受着煎熬,其网络通讯系统在不堪重负下而出现信息拥塞或信息紊乱,进而引发大量的脊柱相关病症或椎间盘病变等,这恐怕就是脊柱疾病在这个时代像井喷式爆发的真正主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仅有形体结构改变或异常还不足以说明是患了脊柱疾病。所以,经常很多人有脊柱微小错位或组织劳损,但并没有脊柱疾病的症状,而当继发因素——风寒湿等内外之邪侵袭以后,脊柱障碍或颈肩腰腿疼痛症状就出现了。更糟糕的或接踵而来的是社会的竞争压力、精神紧张和信息爆炸等,使得早已不堪重负的脊柱通讯网络系统出现紊乱或完全崩溃,从而导致颈腰椎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的井喷式爆发。当然,这也足以说明基础因素——脊柱形体结构的劳损或损伤而失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脊柱疾病发生的前提。而脊柱的劳损或损伤则几乎都是由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所以说,脊柱疾病的发生与脊柱使用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脊柱都应该是以动为主,当然其使用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若活动量过大,便会造成脊柱的形体结构的动力性损伤、异常或失稳;活动量不足,同样也会造成脊柱的静力性损伤(坐劳),而且可能会更广泛、更严重,从而使风、寒、暑、湿等六淫之邪气更容易得以侵犯这些疲劳或劳损的组织,进而导致脊柱的气液活力功能的退化与减弱或循行障碍;再加之过量的信息和来自方方面面的生活或工作的思想压力及精神焦虑等,则会导致脊柱的网络信息通讯的失序、拥塞、亢奋等现象而出现疼痛、麻木等病症(这些症状本身就是信息),这些就是脊柱疾病得以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或因素。
可见,这一切就是造就当今这个时代脊柱疾病如此多发或“井喷”的缘由。那我们应当如何去防范?首先当然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劳累和损伤,即消除脊柱劳损失稳的基础因素。另外就是应该给高度紧张的思想或精神减压,学会放松自己,或到专业的调养或治疗机构去放松。当然这也可能就是最主要的一点。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健康报告书》节段)
百川脊柱事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