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腰背痛,但大多对腰背痛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是长期久坐、姿势不当、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其实,腰背痛也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高致残性疾病—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
由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导致的腰背痛与其他腰背痛很难区分,患者可能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被确诊。研究发现患者从初次发病到确诊(诊断延迟)平均达5-10年。延误诊断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而医生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医生相关的诊断延迟,被定义为初次就诊到确诊的时间间隔,对总诊断延迟贡献突出。
年3月,上海交通大医院南院风湿科成立多学科诊疗中心。由风湿科医师、骨科医师、临床药师、专科护士、医学助理构成关节炎临床中心,致力于关节炎的多学科诊疗和慢病管理。风湿骨痛多学科团队的研究工作表明该诊疗模式的建立有望改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延迟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外文期刊JournalofInternationalMedicalResearch。
首先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诊疗中心成立前就诊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总诊断延迟时间长达25.5个月,而医生相关的诊断延迟时间为10.0个月。本研究数据显示在初次就诊后超过4个月才确诊的患者,即使使用生物制剂治疗“亡羊补牢”,也难以完全消除诊断延迟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研究数据表明初次就诊科室是诊断延迟的最突出危险因素。大部分的患者在出现腰背痛后会先去看骨科(60.1%)、康复科、理疗科等,而部分患者会因为眼红眼痛等虹膜睫状体炎症状先至眼科(4%)就诊,仅10.1%患者选择首诊风湿科。然而,68.8%的最终诊断是由风湿科医生给出的。
鉴于首诊与确诊科室的“错位”分布,仁济南院风湿骨痛多学科团队期望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来更高效地部分解决诊断延迟问题。我们的数据显示多学科诊疗的建立使得医生相关的诊断延迟时间由约1年缩短到1个月,总诊断延迟时间由46个月缩短到12个月。
虽然这仅是仁济南院单中心的尝试性工作,但是成效较为显著。关节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有望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诊断延迟问题。在我国分级诊疗尚不完善、关节炎患教/继教尚不普及的现状下,该诊疗模式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优化方案。
上海交通大医院南院风湿骨痛多学科诊疗中心由风湿科李挺副主任医师携手骨科信维伟主治医师主诊,由专科护士、临床药师和医学助理进行疾病评估、用药指导和慢病管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关节炎诊治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该诊疗模式的创新在国内关节炎领域颇具特色,已吸引大量患者及业内同道来院就诊或参观学习。
李挺
博士,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年度“闵行健康卫士”。专注于风湿慢病管理及多学科诊疗,在风湿病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肌肉骨骼超声领域知名专家。
信维伟
硕士,骨科主治医师。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所致的关节无菌性坏死及畸形;同时对膝、肘、肩等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风湿骨痛专家工作室:每周四下午
医院南院住院部11楼东专家工作室
张乐
硕士,风湿科临床药师,医院药学系统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致力于风湿病用药宣教,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