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谢冬晓 河北医科大学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脊柱在矢状面呈“S”形,上承头颅,下连骨盆,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不但扩大了躯干重心基底的面积,而且加强了直立姿势的稳定性,具有缓冲震荡和力学传导的作用,是维持脊柱平衡的重要因素。脊柱X线片相关参数准确的测量和评估,对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按照冠状面和矢状面二个层面对脊柱-骨盆的X线参数的测量及临床意义展开系统描述。
本篇章为您解析冠状面!
01
Cobb角
常用于评估脊柱畸形的严重程度,如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临床上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量方法:脊柱侧弯站立位X线片上,侧弯头侧和尾侧倾斜角度最大的椎体,即Cobb角端椎(EndVertebrae,EV),沿上端椎的上终板和下端椎的下终板各画一条直线,两线的夹角或者其垂直线的交角,即Cobb角。Cobb角度数的测量存在3°~5°的个体误差。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上端椎为T11,下端椎为L4,主弯为腰弯,Cobb角约为47°
02
骶骨中垂线(CSVL)
CSVL是分析脊柱侧弯最重要的一条线,堪称生命线,准确地画出并测量CSVL对脊柱侧弯手术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量方法:经过S1上缘的中点垂直于水平地面方向向上的直线。CSVL是有方向的,即由尾侧端指向头侧端,永远和水平地面垂直,当骶骨有倾斜时,CSVL和骶骨上缘并不垂直。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上端椎为T11,下端椎为L4,主弯为腰弯,Cobb角约为47°,骶骨中垂线
03
颈7铅垂线(C7PL)
C7PL是脊柱畸形冠状面测量与分析时非常重要的一条线,它与CSVL的位置关系用来定义冠状面是否有失平衡,当C7PL偏移CSVL左侧或右侧的垂直距离超过2cm时,即为冠状面失平衡。
测量方法:C7椎体中点垂直向下的直线,可位于CSVL的右侧、左侧或者与CSVL重叠。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颈7铅垂线,位于CSVL左侧,冠状面基本平衡
04
顶椎、稳定椎、中立椎
是评估脊柱侧凸畸形的常用指标,对手术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量方法:顶椎(AV)是脊柱侧弯中偏离骶骨中垂线最远的椎体,顶椎有时候也可以是椎间盘;稳定椎(SV)是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骶骨中垂线中间穿过的椎体;中立椎(NV)是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根对称的椎体。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顶椎是L1-2椎间盘、稳定椎是L5椎体、中立椎是L5椎体
05
胸廓躯干偏移(TTS)
在脊柱畸形冠状面测量与分析时非常重要,胸廓向右偏移时,TTS为正值,向左偏移时,TTS为负值。
测量方法:首先,确认胸弯的顶椎,经过其中心画一条水平线(ab),点a和点b分别是经过胸弯顶椎中心点的水平参考线同胸廓左缘(a)和右缘(b)的交点。线ab的中点为c,经过c做一条垂线作为参考线,即为躯干垂直参考线(verticaltrunkreference,VTRL)。TTS是VTRL与CSVL之间的距离,VTRL偏向CSVL左侧时为负值,右侧时为正值。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顶椎是T10,胸廓躯干向右侧偏移,TTS为“+df”
06
顶椎偏距(AVT)
是评估脊柱侧凸畸形的常用指标,对手术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量方法:当C7PL与CSVL重叠时,AVT为脊柱侧凸的顶椎(或椎间盘)的中点到CSVL的水平距离;当C7PL与CSVL不重叠时,胸弯的AVT是顶椎(或椎间盘)的中点到C7PL的水平距离,胸腰弯和腰弯的AVT是顶椎(或椎间盘)的中点到CSVL的水平距离。顶椎偏向CSLV/C7PL的左侧为负值,右侧为正值。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顶椎是L1-2椎间盘,顶椎偏距是“-ab”
07
肩部高度(RSH)
是评估肩部有无失衡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双肩高度差在1cm内,为肩平衡;1~2cm称为轻度肩失衡;2~3cm称为中度肩失衡;大于3cm称为重度肩失衡。
测量方法:上水平参考线(superiorhorizontalreferenceline,SHRL)与下水平参考线(inferiorhorizontalreferenceline,IHRL)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SHRL是经过肩部软组织影和经较高侧肩锁关节垂线的交点的水平线,IHRL是经过肩部软组织影和经较低侧肩锁关节垂线的交点的水平线。左肩高时,RSH定义为正值,右肩高时,RSH为负值。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右肩高,RSH为-cd
08
锁骨角(CA)
是评估肩部有无失衡的一个重要指标,锁骨角≥2°,称为肩失衡。
测量方法:触及锁骨最高点的水平线,为锁骨水平参考线(ClavicleHorizontalReferenceLine,CHRL)。左右锁骨最高点的连线,为锁骨参考线(ClavicleReferenceLine,CRL),该线与CHRL的夹角即为锁骨角,当左肩高时,定义为正值,右肩高,为负值。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颈7铅垂线,位于CSVL左侧,冠状面基本平衡,锁骨角为-2°,肩失衡
09
胸1椎体倾斜角(T1TileAngle)
与肩部高度和锁骨角一样,是评估肩部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量方法:沿T1椎体的上终板画一条直线(A),该线与水平线(B)的夹角,为T1倾斜角。T1椎体左侧高时,定义为正值,右侧高时为负值。
▲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T1倾斜角为13度
10
椎体旋转(VR)
与脊柱侧凸的进展、胸廓的畸形有着重要关系,对于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Nash-Moe法,即0度为正常,椎体无旋转,椎弓根对称;I度为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过第一格,凹侧变小;II度为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消失;III度为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消失;IV度为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11
骨盆的Risser征与三角软骨(TRC)
两者均是评估骨骼发育程度和脊柱生长发育潜能的重要指标。
测量方法:Risser征分为6级,即RisserO级是未见髂骨嵴骨骺;Risser1级是可见髂骨嵴骨骺初始骨化,髂骨翼的前1/4;Risser2级是髂骨嵴骨骺骨化达髂骨翼的1/2;Risser3级是髂骨嵴骨骺骨化达髂骨翼的3/4;Risser4级是髂骨嵴骨骺骨化达整个髂骨翼,但尚未与髂骨融合;Risser5级是髂骨嵴骨骺骨化达整个髂骨翼,并未与髂骨完全融合。根据TRC闭合与否,分为开放(open)、正在闭合(closing)与完全闭合(closed)三个阶段。
12
骨盆倾斜(PO)
对于掌握脊柱侧凸的原因、评估进展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骨盆右侧抬高时,定义为负值,左侧抬高时,为正值。
测量方法:骨盆冠状面参考线(pelviccoronalreferenceline,PCRL)与水平参考线(horizontalreferenceline,HRL)之间的夹角,其中PCRL为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诊断:先天性脊柱侧凸,骨盆向左侧抬高,骨盆倾斜角为+6度
13
骶骨倾斜(SO)
冠状面上骶骨终板的倾斜会造成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及内在的骶骨畸形,对于掌握脊柱侧凸的原因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骶骨右侧抬高时,定义为负值,左侧抬高时,为正值。
测量方法:骶骨冠状面参考线(sacralcoronalreferenceline,SCRL)与水平参考线(HRL)之间的夹角,其中SCRL为骶骨上终板的水平线。分别经过左侧或右侧股骨头最高点的水平切线,即左侧股骨水平参考线(leftfemoralhorizontalreferenceline,LFHRL)和右侧股骨水平参考线(rightfemoralhorizontalreferenceline,RFHRL),双下肢等长时,LFHRL和RFHRL重合,当双下肢不等长时,LFHRL和RFHRL之间将存在高度差。
▲诊断:先天性脊柱侧凸,骶骨向左侧抬高,骶骨倾斜角为+6度,双下肢等长
14
椎体侧方移位(VLT)
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比较常见,主要包括侧方滑移或旋转半脱位,单纯侧方滑移时,相邻椎体彼此之间相对处于旋转中立体;旋转半脱位时,头侧椎体有旋转。所有的滑移(滑脱、后滑移、旋转移位或侧方移位)都是指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而言。
测量方法:从下位椎体的上缘和上位椎体的下缘各作一垂线,两垂线间的水平距离,如果骨赘太大且不规则,无法辨认相邻椎体的边缘,也可以用相邻椎体的腰部作为参考点。
▲图1:退变性脊柱侧凸示意图,图2:单纯椎体侧方滑移,图3:椎体旋转半脱位,NashMoeI度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