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治疗强脊炎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该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方面有规律可循。为了能让患者充分理解,与医生同仇敌忾携手共同对付疾病,双方的配合达到最大默契度。我通常会与患者进行如下沟通:
⑴、强脊炎患者存在先天禀赋不足根源,“落后就要挨打”,相比健康之人更易受到风寒湿气的侵犯。病邪先侵犯患者的脊柱并定居下来,然后逐渐向外周关节发展。另一方面身体长期与疾病抗争,不停的消耗原本就不足的正气,古人云:“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因此,强脊炎患者身体状况一般都比较差。
⑵、中医微创技术如同战争中的重武器,在驱逐病邪的同时也会消耗患者的正气。所以初期进行中医微创治疗时局面尚未打开可能会比较艰难,治疗后有的患者会出现一段时期的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来诊者身体状况很差,可进行中医针灸、中药调理一段时间,以扶持培养身体的正能量;或者是采用细小些的银质针进行小量多次治疗的积累。医患都须明白:强脊炎是个顽症,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做到速战速决,是一个既要驱邪又要扶正往复前进的过程。
⑶、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格局一致。因此,春夏季节是身体阳气生长旺盛的季节,阳气呈现出向外发越的趋势。此时与自然规律相向而行,采取驱邪为主的治疗策略,与体内的阳气合力将风寒湿邪气驱逐出身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到了秋冬季节,是身体阳气收藏时节,此时治疗以补充身体能量为主,可用银质针对身体进行调理,对功能低下的内脏进行阴阳精气的补充,冬季还特别适合应用中药膏方调理,如同老百姓常说的“冬季调补春可打虎”,身体正气充足可增强抵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
⑷、当今,随着中医医疗技术的进步,远古的“刀耕火种”治疗方法逐渐地演化成现代技术,能满足中医古代早就提出的“病在骨,治在骨;病在筋,治在筋”的治病要求。笔者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中医微创治疗后,有的患者治疗部位疼痛减轻或消失,而原先疼痛不明显之处的症状突然加重。这是因为中医微创疗法能够撼动、驱逐盘据在筋骨深处的风寒湿病邪,驱使病气在体内向其他薄弱部位流窜。遇此情况,医患都莫要惊慌,能促使盘据在某处多年的顽固病邪松动外移,形成“流寇”现象,是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与战争上我方攻陷了敌方占据的地盘意义一样。此时,医生要掌握好治疗节奏,或是“宜将乘勇追穷寇”,或是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身体调整以利再战。
⑸、中医微创技术对病邪一方来说其攻城掠地能力很强,对许多顽症固疾或慢性疾病的疗效突出,能维持很长时间的病情稳定。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使病邪不再乘虚侵犯人体,必须对先天禀赋不足或中老年后阴阳精气衰退的患者,进行长期中药、针灸、推拿、食疗、药膳等方法的调理,包括了自身的养生与锻炼,固本扶元是达到疾病巩固不易复发之秘诀。
盛女士第一次来南通,迫切想要先解决最疼痛部位的症状。针对其体质虚弱且远道而来,无法在外持续治疗与久留情况。治疗决定用骨减压针与银质针技术,分两次治疗其骶髂与腰骶部位深层次的骨关节与肌筋膜组织的病变;治疗前还特别地告知患者;其一,治疗结束后,病气可能会向上移动冲击,引起头颈部的疼痛不适,回去后可及时请夏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其二,症状加重部位是下一次来诊时要进行微创治疗的地方。其三,治疗过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症状。后来情况果然如此,此处不再细述。
(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进步越来越明显)
在年10月至12月期间,盛女士先后两次来南通进行中医微创治疗,经过两地医生联手,对患者“天、人、地”三部不同层面进行治疗调理,此外“冬至”节令还适时给她配了调补肝肾阴阳精气的中药膏方。整个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骨痹”的基本战略:补充肾的阴阳精气,驱逐骨骼中的风寒湿邪,温煦身体的气血津液,保持经络的疏通无阻,恢复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与秩序。加上患者及全家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患者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在寒冷的冬季已感觉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与惬意。
(母亲、女儿陪患者登山锻炼)
(症状控制后患者注重功能锻炼)
银质针疗法我已在前期文章中做了初步介绍,借此,对骨减压针疗法作一简介:无论从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还是大量临床实际来看,“筋伤骨必动,骨病筋必伤”,都反应出筋骨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临床治疗中必须坚持“筋骨并重”原则。
“骨痹”与“筋痹”其中突出的病理机制就是病变部位由于长期瘀滞而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众多的中医微创针具主要是对筋痹进行减压,而骨减压针可以对骨痹进行减压,达到降低局部骨内的压力,改善病处血液循环,消除与骨痹相关的骨膜、关节囊、骨骼本身炎症的目的。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利器。疗效肯定而突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学意义。因此,骨减压针技术于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国家级医疗准入技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