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脊柱医学164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X线检查:颈椎、胸椎、腰椎的正侧位片,有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骨盆正位像可观察腰骶关节部、骶髂关节、髋关节、坐骨结节、耻骨联合等强直性脊柱炎极易侵蚀的部位,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被侵蚀的部位一般都在骶髂关节上。

骶髂关节CT检查:CT检查观察的要点是骶髂关节的后上2/3为韧带连接关节,呈V字形,其变异较大;前下1/3为滑膜关节,关节面呈波浪状。滑膜关节间隙的宽度一般≥2mm,未见超过3mm者。因此,2mm可作为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的低限。髂骨侧骨皮质左右关节基本对称,但往往前部骨皮质较厚,向后逐渐变薄。大多数人髂骨侧中部的骨皮质厚度均≥2mm,骶骨侧的骨皮质较髂骨侧薄,但其厚度比较均匀一致,多数为1-2mm。CT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面有骨质破坏,骨质硬化以及骨质的囊性改变。CT层面无组织重叠的干扰,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量有无增宽、狭窄、部分或全部强直。对软骨下侵蚀、破坏、囊变,骨皮质中断的检出率增多,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准确定级。对Ⅰ~Ⅲ级骶髂关节炎,CT比X线片能敏感一个级别,假阳性率低,方便随访对比和疗效评价。

磁共振(MRI)检查:MRI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面有骨细胞坏死,骨质破坏,骨质硬化以及骨质的囊性改变,囊性改变的骨组织内有液体。MRI层面无组织重叠的干扰,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软骨下侵蚀、破坏、囊变,骨皮质中断的检出率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及敏感度高。对Ⅰ~Ⅲ级骶髂关节炎,MRI比X线片能敏感两个级别,假阳性率低,方便随访对比和疗效评价。

骶髂关节上部是韧带,因韧带附着处造成影像学上的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增宽,带来判断上的混淆。疑似关节间隙狭窄和糜烂,实际是骶髂关节髂骨部分的软骨下老化,是正常现象。

·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

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本病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骶髂关节的X线征象按纽约标准分为5级:0级为正常的骶髂关节;Ⅰ级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级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蚀病变,关节腔轻度变窄;Ⅲ级为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有侵蚀病变伴关节腔消失;Ⅳ级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残存硬化。到了晚期发生僵直,X线示关节间隙完全消失。

2、髋关节改变

有些为单侧髋关节受累。有些为双侧髋关节受累,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可见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和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受累者其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各异,大多明显屈曲强直,X线示明显骨性融合。

3、脊柱改变

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的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②方形椎。③普遍骨质疏松。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椎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上胸段。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脊柱的X线改变最具特征性。普遍骨质疏松、椎体方形变、脊柱竹节样改变、脊柱后凸畸形(驼背)、铁轨征、脊柱侧弯、韧带钙化等。

(1)椎体方形变:因椎体前部上、下缘韧带附着处发炎所致,增生的新骨造成椎体方形变,正常椎体前缘之生理凹陷消失。

(2)脊柱竹节样改变:见于本病的中晚期,多位于下胸段以下,尤以腰椎较多见。由于新生的骨质在相邻椎体的两侧形成骨桥,故在正位片上,椎体与竹节十分相似。

(3)“铁轨征”:有时后关节突关节间隙模糊不清、消失,甚至骨性融合,有些还伴黄韧带钙化,故在脊柱正位片上呈现两条纵行的密度增高带——称“铁轨征”。

(4)脊柱后凸畸形(驼背):本病的晚期,出现胸腰部脊柱均匀的后凸,正常的生理弯曲消失。正位片上,由上向下有纵行的骨化带贯穿整个脊柱,三条骨化带分别是两侧骨化的关节突和中间的棘突以及骨化的棘上、棘间韧带。

4、骨盆改变:

AS晚期的骨盆改变,除上述的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外,还可见坐骨结节增生、耻骨联合骨性融合等变化,尤其是两侧髂骨的变形似有特殊性。

正常骨盆正位片上,两侧髂骨影似两个面对面的儿童头状,中部隔一骶骨。其两侧髂嵴影像呈很平顺的弧形曲线,很像人头:从鼻根→眉间→前额→发际→颅顶→枕部→转至枕骨粗隆枕下。在AS晚期此曲线明显升高,即从鼻根→眉间→前额之上升段较正常曲线明显延长;而前额→发际→颅顶→枕部→枕段又缩短,而且弧度升高;枕部转至枕骨粗隆段又明显延长。因而两髂骨不像面对面的两个儿童头状,而似两只尺侧相对,稍向外上的手掌。其5指并拢且呈微屈曲状,两掌尺侧隔以骶骨。

5、其它关节改变

临床上有时也有肩、肘、膝、踝关节受累者,X线片可见喙突、肩锁关节、肩峰、盂肱关节、肘关节等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模糊不清等。

6、肌腱附着点的改变

多为双侧性,早期骨质浸润致密,晚期有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强直侧弯诊疗学》节段,作者:黄开斌)

百川脊柱事业部:

-

网址:







































纭垁瀛恘bsp杞垁瀛愪竴涓绉戝悕鍖?
涓村簥鎵т笟鍖诲笀鑰冨墠鑳岃姹囨讳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bfz/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