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的家长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孩子一天一个样,变化实在太大了。尤其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学会爬,还会试图自己站起来。
有的家长看到自家宝宝6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特别开心,觉得宝宝实在太厉害了,这么早就能站起来。但是实际上,医生建议,赶快把宝宝的“洪荒之力”压制住,让他坐下。
正常站立时间
宝宝正常情况下,应该是3个月会翻身、6个月能自己坐起来、7个月可以滚动自己身体、8个月能够到处爬行,一岁左右学习走路。
在宝宝9个月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进行站立,同时引导他慢慢学习走路。
但是在9个月之前,是不建议让宝宝长时间站立的,更不建议这个是时候引导他学习走路,而且要及时让宝宝坐下去。
过早站立的危害
宝宝的骨骼和成人的骨骼构成是完全不同的,宝宝的骨骼比较软,而且髋关节这个时候也没有发育成熟。
长时间受力,就容易导致宝宝的腿部和髋部变形,未来不能长成修长笔直好看的大长腿。长时间的站立还会导致宝宝的脊柱变形,影响体态和身高。
学站立要做的准备
家长在宝宝9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块单独的练习站立和爬行的区域,铺上防滑垫,防滑垫有条件的话可以铺的软一点。这块区域附近要做好遮挡,防止宝宝爬出去遇到危险,区域可以选在沙发旁边或者墙壁旁边,方便宝宝扶靠、支撑。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宝宝准备防磕碰的帽子,防止宝宝摔倒磕到头部。宝宝在练习站立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家人盯着,陪同练习。
学站立的注意事项
在帮助宝宝学站立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宝宝站立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宝宝每次站立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过长时间受压也会导致宝宝腿部畸形,等到之后骨骼发育的更成熟,能够开始学习走路了,再让他能站得久一点。
家人陪同宝宝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力拉宝宝的胳膊,容易导致宝宝胳膊脱臼。
宝宝在练习的时候,不要害怕宝宝摔跤而一直扶着他,要让他尽量能够自己主动站起来,家长只起引导作用。宝宝主动站起来,还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宝宝能够独自站立起来,是家长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心急。要按照节奏,让宝宝慢慢学会站立,不然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体态。
宝宝在9个月以前有站起来的动作时,我们要及时制止,不能去鼓励或者引导宝宝站立,否则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