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医学讲堂可怕的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时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有一个较长的发病过程,90%以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初期并不严重。开展群体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术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体疗、表面电刺激、石膏及支具等。

(一)矫正体操疗法

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治疗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牵引凹侧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目的。

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儿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无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患者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结合应用。因此,体操疗法仍为一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其他因制动引起的废用性改变。

(二)支具治疗

支具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支具治疗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进展,特别是对轻型特发性侧凸,可以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侧凸的严重程度。对35°以内的特发性侧凸,Risser征≤2度的患者,支具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5%。

支具治疗适用于:

(1)20°~40°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凸,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偶尔40°~60°之间也可用支具。

(2)骨路未成熟的患儿宜用支具治疗。

(3)节段长的弯曲,支具治疗效果佳,如8个节段50°侧凸支具治疗效果优于5个节段的50°脊柱侧凸者。

(4)40°以下弹性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侧凸,支具效果最佳。

手术治疗

人的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为0-3岁,第二个高峰为10--16岁。在发育高峰期如果有侧弯则发展比较快,所以这个时期是比较好的手术时机。

由于脊柱侧凸病因复杂,类型繁多,是否需要手术绝非简单地依据患者年龄或侧弯度数,还应考虑到畸形的类型、特点、节段、进展速度、患者骨龄发育及畸形对患者体态的影响程度等因素。

进展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应尽早手术已成共识,因其随年龄增长不仅畸形加重,且变得僵硬,难于矫治。但特发性脊柱侧弯如在儿童期过早行后路矫正融合,可能会影响其脊柱生长发育,远期很可能会出现畸形加重。脊柱的平衡、手术对脊柱的生长和活动度的影响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因此每个脊柱侧弯的患者都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手术适应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下列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胸弯大于40°、胸腰弯/腰弯大于35°者;

(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

(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

手术目的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是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









































华西都市报他把丑表演到了极致
深秋谨防小儿呼吸道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pmvc.com/jbzl/2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