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擅长辨证施治,辩证需要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施治是经验的与知识的结晶,悟性好的中医在长期的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的药理药性以及对人体的作用和效力。中医很多知识不够全面,辩证杂乱,抓不住重点,施治缺乏经验,理解经文欠缺,所以对病症只是治疗性的治疗,达不到康复治愈的目的。强直性脊柱炎、血清阴性脊柱骨关节病中医无法辩证也更谈不上施治,所以得出的结果只能应付患者,以下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血清阴性脊柱骨关节病的中药治疗性治疗方法:
补肾通督法,中医名词,指通过饮食、药补、健身运动、气功、针灸、按摩等手段达到改变肾虚的状态。中医认为,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做不同的诊治。清代著名医学家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脊背骨痛者以肾阴亏竭,不能上润于脑,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而作痛,肾精不足,气血必虚,不荣则痛。”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按一般痹症原则治疗不理想的原因。传统中医认为,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行于背正中,总督一身阳气。脊柱病变,问题的根源应在督脉。
温经散寒法,适用于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液运行不畅,出现手足厥寒,肢体痹痛,或发为阴疽,或妇女月经不调等。临床常见有:⑴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等药。 二伤寒寒中少阴之经,外连太阳之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经而祛散寒邪。⑶妇女冲任虚寒而月经不调或月经后期,用吴茱萸、桂枝、附子、生姜、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炙甘草、阿胶等。
活血化瘀法,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于肝所致的胁痛痞块、瘀阻于胞宫所致的小腹疼、,月经不调、痛经等;瘀阻于肢体所致的局部肿痛青紫;瘀阻于脉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常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蒲黄、乳香、没药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等。活血化瘀常同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我是范欧阳赞赏